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都有大跨度钢结构的影子,主要在恒载下工作。为了减少结构的重量,通常宜采用钢结构作为主体结构。

一、钢结构图纸设计
首先要注意上下结构的协同工作,考虑多向地震的影响。考虑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共同工作的合理方法是根据整体结构模型计算地震作用。子结构的简化必须以可靠性和动力学为原则,即综合考虑等效刚度和质量的有效性。
该软件用于建立设计模型、计算和分析。在具体操作中,应合理确定计算模型,确保屋面与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和构造与主要支撑部位一致。此外,还应考虑应力分析。在计算中,除了模拟整个结构成型后的受力情况外,还应考虑施工过程中的特殊受力情况,避免结构在成型前局部应力超过设计值。对于施工过程的计算和模拟,需要考虑构件的吊装、不同施工阶段的工况、结构预变形技术、钢构件的预拼装和卸载等。
二、钢结构布置
结构布置应避免局部弱化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造成内力过大和集中变形。对于可能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因此,在布置结构时,要保证质量和刚度的均衡分布,结构的整体性和传力明确。
屋顶的地震作用应通过支架有效地向下传递;避免顶板内力集中或扭转效应较大,因此顶板、支撑和下部结构的布置应均匀对称。
因此,为保证屋盖结构的整体性,应选择空间传力体系,避免薄弱部位的局部弱化或突变;应采用轻质屋面系统,因此应严格控制屋面系统的单位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