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钢结构主体制作尺寸是保证钢结构整体结构尺寸准确和钢结构主体顺利安装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需要准确掌握钢柱的平直度和扭曲度,柱、梁连接孔与柱底板的距离,连接孔本身的加工精度,屋面梁的平直度和柱、梁连接板的加工精度,梁、柱上的拉筋或支撑连接板相对于梁、柱的位置尺寸,檩条板的位置尺寸。

钢结构主体中的柱是通过外购H型钢或板组装而成。如果用现成的H型钢制作,立柱的制作精度容易控制。如果是由板材组装而成,组装焊接后应注意钢柱的成型,以保证钢柱的平直度,预防变形。屋面梁多为人字形结构,往往由2或4根梁拼装而成。屋面梁一般由厂家用板材拼装,梁的腹板往往是不规则的四边形。技术能力强的厂家能准确把握腹板的排样和下料,而技术能力弱的厂家有时会出现腹板排样尺寸的偏差。由于屋面梁的形状和尺寸关系到梁与柱连接的紧密程度,腹板的大小直接影响梁的形状和尺寸,因此尤为重要。一般钢结构主体设计中,往往对屋面梁有一定的起拱要求,其目的是为了抵消梁在整体安装后由于自身和屋面的荷载而产生的向下挠度,以达到安装尺寸。拱起的高度由设计决定。为了保证拱度,需要对顶梁的形状和尺寸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这个角度来说,做梁比做柱要难得多。
我们在现场检查时,会重点检查横梁和梁端连接板的外形尺寸,目的是保证安装后的整体效果和横梁与立柱之间的紧密性。我们发现在安装之后,在梁和柱之间存在楔形间隙。此时,大六角头螺栓已经失去了原设计中提出的的功能,只起支撑作用,梁与柱之间根本没有摩擦力。为了消除这一隐患,我们后来在靠近梁连接板下侧的每根柱上增设了抗剪键,以提高屋面系统的支撑能力,实践证明非常有效。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梁与柱往往结合不紧密,有的看似结合,实则达不到要求,导致结合面之间的摩擦相对较弱。鉴于此,我们希望在设计钢结构主体时,建议在靠近梁连接板下边缘的圆柱板上增设抗剪键,以保证柱对屋面的支撑能力。剪切键虽然很小,但作用很大。
为了避免和减少柱、梁、拉杆等连接件在运输过程中的变形,要求运输公司在绑扎构件时,在整个长度范围内增加更多的支撑点,构件尽可能加垫木,外围绑扎要牢固,尽量减少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因振动或重压而产生的变形;装卸时应使用两点式起重机。如果构件过长,可以使用电杆,适当增加吊点。构件在安装现场堆放时,应尽量减少堆放层数,一般不超过3层,同时应适当增加支撑点,预防构件受压变形。决不能放松对运输、装卸、堆放等的控制。,否则,即使钢结构的主要构件制作精确,运输等环节也会出现问题,导致钢结构的安装出现很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