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H型钢冷处理过程中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及对策许多研究证明,超低温处理(-196℃)可以显著提高高速钢刀具和焊接H型钢的使用寿命。对于一些量具和精密机械零件,为了保证较高的尺寸稳定性,需要尽可能减少残余奥氏体,通常采用-80℃的冷处理。

淬火后,焊接H型钢的温度较高。或者用过高的热水冲洗,焊接好的H型钢不冷却到室温,放入低温箱。此时由于冷却速度加快,部分未转变的奥氏体进一步转变为马氏体,拉应力加强,材料低温抗脆断能力下降。当应力超过材料的抗脆性断裂能力时,就会产生裂纹。如果存在微裂纹,则可能导致裂纹生长或扩展为微裂纹。2)由于焊接的H型钢过大,结构凌乱,冷处理温度过低(如-196℃),冷处理所用介质冷却较快,或原有内应力加强,这些都可能构成冷处理裂纹。冷处理裂纹与淬火裂纹具有相同的特征,其本质是淬火裂纹。
避免焊接H型钢冷处理裂纹的措施:
1)将淬火焊接后的H型钢完全冷却,然后放入低温设备中。
2)对于形状混乱、厚度不一的焊接H型钢,在冷处理前,应将较薄的部分用石棉包裹。
3)冷处理后,焊接H型钢温度升至室温后,应立即进行回火和时效。
4)形状无序的工件淬火冷却至室温后,可在110~130℃预回火30~40分钟,然后进行深冷处理。